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太乙的奥秘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21:37 点击次数:143
图片
溯源:古老传说与历史脉络,太乙神数的起源,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,坊间流传着多种传说。其中一种说法是,上古时期黄帝战蚩尤,黄帝在战争中渐处下风,于是祷告神明。天庭众神感于黄帝礼贤下士、修身积德,决定相助。西王母派遣九灵玄女送来诸多宝物,其中就包含太乙神数等“三式”。黄帝借此排兵布阵,最终大败蚩尤 。尽管传说难以证实,但也为太乙神数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。图片
从历史记载来看,太乙神数在古代就备受重视。在宋代,它与历算、天文并列为国子监教学必修的重要科目之一。太乙历法是唯一与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系统相近的历法,古人运用太乙神数进行天文观测、治国用兵、日常生活预测等,姜子牙、张良、诸葛亮等经世治国的奇才据说都精通此术。周武王时就曾以太乙神数“卜世三十,卜年八百”来推算国运。图片
核心原理:宇宙奥秘的数理呈现太乙神数的理论体系极为复杂,融合了众多古代哲学和数理概念。它以一为太极,生出二目(主、客目),恰似易经中太极生两仪,二目又衍生出主客大小客与计神共八将,仿佛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 。通过太乙八将所乘十六神的方位关系,构建出独特的格局,以此来推断各种事物的发展趋势。图片
太乙神数采用五元六纪的时间周期体系,三百六十年为一大周期,七十二年为一小周期,太乙每宫居三年,不入中宫,二十四年转一周,七十二年游三期。在方位上,太乙式将宫位逆时针转45度,与常见的遁甲式后天方位数不同,以乾宫为一、离宫为二、艮宫为三、震宫为四、五为中宫、兑宫为六、坤宫为七、坎宫为八、巽宫为九。太乙还有阴阳遁局,年、月、日用阳遁;时则采用阴遁、阳遁,冬至后阳遁局,夏至后用阴遁局,且阴阳遁运行八宫均不入中五宫,据说这是因为太乙取象北极星,北斗围绕北极旋转,帝星乘车临御八方,所以太乙考治八宫而不入中宫。图片
起局,要进行太乙神数的测算,首先需确定入局数,即“太乙积年”,也就是自上元甲子为始,至所要推求的年份总共累计的年数。虽然起始年的解释有多种,但对现今推算太乙数意义不大。求太乙局数(岁计)时,先求积年数,累除三百六十五元六纪周期数,不满余数(入纪元数)再累除七十二,最终不满余数即为入局数。图片
求天目与客目,天目亦称“文昌”,居斗魁之前,为台辅之象,因其照鉴万物得名,在天为阳,号“文昌”,属主将之首,为萤惑之星。将太乙入局之数以十八累除之,不及十八者,阳遁自“武德”起,阴遁自“吕申”起,顺行十六神,阳遁数至乾、坤重留一次,阴遁数至艮、巽重留一次,数到尽处为天目所在。客目亦称“始击”“地目”,为填星之精,旺四季之月,可察主客胜负之机微等。求法是以计神加于和德艮上,顺行十六神,为天目所乘即始击(地目) ,计神为岁星之使,阳遁起吕申寅,逆行十二支;阴遁则起申,顺行十二支。计算主客算主算和客算是判断局势的重要依据。主算求法:天目若在八正宫则由其宫分数起算,顺数所算宫数,间神不用,至太乙前一宫止,数之和即为主算;天目若在八间神,则初起为一,顺数所过宫数,间神不用,至太乙前一宫止,数之和即为主算,主算弃十不用,只用个位数,若为十、二十、三十整数,则以九为除数,取其余数,此个位数或余数即为主大将之宫数。客算始起客目,算法同主算,所得数为客大将之宫数 。论断吉凶依据主客大将、八门等情况综合论断吉凶。主大将属金,为金神,主兵戈战争;客大将属水,主兵曵征战。当主大将与太乙同宫为“囚”,在不同宫位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灾祸或影响;客大将同理。八门即开、休、生、伤、杜、景、死、惊,各有其对应的方位和吉凶含义,开、休、生三门大吉,景门小吉,惊门小凶,死、伤、杜三门大凶 ,八门还应八节,各主旺四十五日。应用领域:古代社会的多面镜在古代,太乙神数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。在政治方面,统治者借助太乙神数推算国运,预测国家兴衰、政治局势的变化,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。在军事上,将领们运用太乙神数来判断战争胜负、选择出兵时机、确定行军方位等,期望能在战争中占据优势。此外,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也会用太乙神数来择日,如结婚、搬家、开业等重要活动,通过选择所谓的“吉日良辰”,希望能获得好的开端和顺利的发展。现代审视:神秘智慧的再思考在现代科学的视角下,太乙神数中的一些内容难以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,其准确性和可信度也备受争议。然而,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迷信。它是古人对宇宙、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种认知方式,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,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。太乙神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探索精神。它不仅是研究古代术数、哲学、天文历法等领域的重要资料,也为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。在当今时代,我们应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研究和传承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